chilibar00394.jpg 



對於是否該做好心人對人伸出援手 ,

全世界分成兩種不同的概念陣營 .

西方思想史從中古世紀即有性善 . 性惡之說

意即人性有善有惡 ,

不是單一觀點便可以解釋得通的 . . . .

而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類似思想體系 ,

春秋戰國時的墨家思想及楊朱學說也是如此

一派主張無理由的兼愛世人 ,

另一派則講求獨善其身的處世態度 ~

千百年過去 ,

到底何種學說勝出 ;

真的令人無從判斷起 . . . .

直白而言 :

到底該怎麼做才是人生正確的處世態度 ?

我們該把他人當成好人還是惡人 ?

而我們又該如何自處才能悠游人世不受傷害 ?


關於以上的問題 ,

心理學家則有些不同的看法 .

人的意識可分為表 . 裡兩個層面 .

( 分別為意識與潛意識 )

表面意識根據理性邏輯來判定事物該如何執行

但潛意識則是倒果為因 ,

粉碎了理性導向直接以結論判定

舉例說明 :

你開車行經一處偏僻的所在 ,

正好看到路邊有人車子拋錨 .

此時你的大腦開始運作思考 ;

要不要停車看看對方是否需要協助 ?!?

可是這樣恐怕會耽誤我趕路的時間 ?!?

而且對方是陌生人 ,

這麼做萬一惹上無謂的麻煩怎麼辦 ?!?

表面意識的考慮就是如此繁瑣但又矛盾

但潛意識的判斷就剛好相反 ,

只要焦點的中心確定 ;

其他種種時間與空間的考量都是多餘的 ~

倘若結論是 " 助人是必須的 "

那麼就直接進入助人的行動模式 ,

完全不理會能否得到回報種種問題 ~


我想這是在世間存活很重要的一種態度 .

哲人蘇格拉底所言 :

人類行動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道德 .

因此合於道德標準(並且不傷害他人)之事

如果行有餘力理當勉力行之 ~

先把這個潛意識的行為準則基礎點設定好

其他就別再計較種種得失瑣碎細節了 ,

我相信這樣明確又簡單的人生守則 ,

遏止了多思多想但卻缺乏行動的現代人通病


最後來下個簡單的結論 :

首先認定自己的目標(夢想)是正確並能實現的

這點應該很容易做到 , 

因為確定自己內心想法無須得到別人的同意

一但讓內心的支撐點固定下來 ,

潛意識就能發揮力量 ;

將正確之事毫不猶豫地迅速完成 . . . .

我們也不會再有 " 好心被雷親 " 的遺憾感 ,

因為實踐好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報了 ~

感謝看文 , 下期再會 ~






arrow
arrow

    黑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