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金錢買不到幸福的人 ,
恐怕是那種阮囊羞澀的偏頗份子 ;
所以才會將金錢與生活品質的正相關完全否決 .
必須承認 ,
這個物質世界裡果真有太多錯置的金錢觀 :
如有錢可使鬼推磨 ,
法律有錢判生 . 無錢判死 ,
人為財死 . 鳥為食亡 . . . .
這種完全以金錢(或等值的事物)為生命重心的觀念 ,
當然是有問題(並值得商議)的價值觀 .
但卻也體現出了這世間的普世看法 ,
如果我們當真要完全摒棄物質可能帶來的幸福感 ;
那麼你必須擁有非常強壯(也很堅定)的神經判斷系統 . . . .
清貧思想不等同於困頓的生活方式 ,
但富裕生活也不保證天天都可開心順遂的過日 .
我們的腦袋中之所以會出現 巨富 = 不道德 的矛盾評價 ,
是受了太多誤導的社會價值傳播與洗腦 ;
因為這兩種型態的概念是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的東西 .
( 而且也無從比較分析 )
但在我們要描述何謂理想的幸福人生之前 ,
我們還得先界定幸福的定義 ,
幸福是快樂的一個面向呈現 .
( 而快樂有很多不同層級的描述表達 )
所謂的幸福感應該指心靈對於己身的存有狀態感到滿足 ,
然而這種滿足感不該憑藉他力依存 ;
因為快樂時是無法對境產生的 .
順應外在情境改變而得到的快樂 ,
有可能在未來情境再更佚時失去 ;
甚至得到相反的情緒如憤怒.恐懼等等 . . . .
來舉一個中國人最愛標榜的人生四大樂事為例 ,
這四種情境應該是曩昔幸福人生的極致目標 :
久旱逢甘霖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
清代才子紀曉嵐還為之加強語氣讓這些情境更加可貴
十年久旱逢甘霖
千里他鄉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燭夜
監生金榜題名時
然而上述情境只要稍做轉換 ,
人生四大樂事立馬變成人生四大悲劇 :
十年久旱逢甘霖 __ 過雨成澇
千里他鄉遇故知 __ 遇到債主
和尚洞房花燭夜 __ 嚴重不舉
監生金榜題名時 __ 南柯一夢
我們的共同記憶與社會期待創造出想要得到或想要避免的一長串問題 .
當得到某種事物情境我們便產生快樂歡喜的感受 ,
當那些欲避之唯快的事物果真發生時 ;
我們便產生了恐懼害怕的對應情緒 . . . .
是以說真正的快樂是不可能對境產生的 ,
情緒來來去去 ;
被體驗然後再將之遺忘形成一條永無止境的梅畢斯鍊結 ~
所以關於金錢買不到幸福一事 ,
最終會形成既是且非的悖論 ;
因為內在的平靜快樂本來就不該(也不可能)仰賴任何他物 . . . .
更遑論金錢或其他任何有價證劵及貴重金屬 .
雖然人類無法永恆的遍在存有 ,
但卻能隨時在”此時此地”無條件的得到快樂 .
此地就在任何一個地方 ,
此時就是每一個當下(這簡直已等同於永恆了) .
如果能超越物質肉身的概念拘束 ,
我們終究能夠發現時間與空間在我之中 ;
而非我們在時空裡照表操課 .
本篇小文旨非以理論怪力亂神 ,
只是想提領一個人生重點 :
金錢當然可以等值換算成物質來滋養生命 ,
但若進一步提升到心靈滿足的部分 ;
那就得看當事人的操作理念了 . . . .
所以根本沒必要為此爭議不休 ,
因為這是不同次元位階的議題 ~
感謝看文 , 下期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