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常自覺被制約在時間與空間之中 ,
這是一種意識的錯覺 ;
而這種錯覺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囚牢 .
愛因斯坦(1879~1955)
我們大抵都是愛因斯坦所言的愚昧生物 .
善於評價別人 ,
但疏於觀測自己 .
如此一來便會產生莫名而無謂的優越感 :
以為別人都做不到 ( 或做不好 ) ,
所以我來做一定會做得完美無缺 ~
只有我待人友善 ,
別人卻總是缺乏耐心 . . .
只有我意志堅強 ,
別人做事都是半途而廢 . . . .
只有我細心敏捷 ,
別人全都粗心大意 . . . .
這就是典型的人格偏漏症候群的特徵 :
對自己的觀測點過於單一 ,
只看到自己優質的部分 ;
但卻遺漏了太多自身不足的面向 . . . .
如果對自己的觀察都如此以偏概全 ,
那麼對其他人的評斷肯定是更不客觀 ! ! !
可怕的是 ,
這種狀態並非是少數人的專有毛病 ;
根據心理學家表示 :
80%以上的人都有這種偏差的傾向 ~
回到本文重點 ,
要改善人格偏漏的毛病 ;
唯有真切的認識自我才是解決之道 .
柏拉圖因此有云 :
認識自己 , 就認識了整個宇宙 .
明白自己是個甚麼咖 ,
才能正確解讀自己漫漫人生的因應之道 .
人生不必處處逞能 ,
但也不必妄自菲薄 ~
正視自身與他人的真實面貌 ,
才能過著光明朗朗的無悔人生 . . . .
不想扭曲真正的自我(甚至扭曲這個世界)
就從認識自己開始 ,
知道自己真實的模樣不會是件多開心的事 .
因為我們大多渾然不知過活太久 ,
猛然看見自己的不堪會產生差異帶來的痛苦
但這個痛苦卻是個好的開始 ,
因為你已經上路了 ;
前往身心自由之路將在我們面前展開 . . . .
只要持續前進 ,
我們終究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囚籠 ;
找尋到生命真正的價值 ~
感謝看文 , 下期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