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社會學家研究 :
街頭救濟或捐款行為中最令人困惑的是 :
這個救助行為會不會是騙人的 ?!?
而參與者會不會成為詐欺犯眼中的大凱子
( 約有55%的人做如是觀 )
同情心與同理心是人類的普世價值 ,
大部分的人遇到需要幫助的狀況時 ;
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
無法這麼做的人們通常具有以下理由 :
1 主觀條件不允許
或許因時間 . 體力. 金錢方面無法負荷 ,
因此無法幫得上忙 ;
但條件不允許並不表示不願意 . . . .
2 單純沒此意願
可能部分人士天生就對他人之事無感 ,
這點無所謂對與錯 ;
只是個人意願的呈現罷了 ~
3 害怕遭到欺騙
這個理由顯示出一個事實 :
即助人的意願被過多負面資訊所遮蔽 ,
導致將他人的求救信號給忽略了. . . .
黑閃覺得冷漠是文明社會的公敵 ,
人類隨著的進化的速度加快 ;
理應越來越能理解合作之利大於弊才對 ~
但如今社會出現過多利用善心的詐騙行為
阻礙了人類原本具備的愛心與善意 ,
這種行為也同時具備了傳播效果 ;
進而演變成一種慣性思維 . . . .
最終影響了一個理性社會的正常運作 .
試舉這次德國大開收受難民之門一事為例 .
德國從人道主義的立場幫助遠自中東的難民
不光只是一件善意的好事而已 ,
同時也解決了長期以來 ;
潛在的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不足的嚴重社會問題
這個接受新移民的善心行為 ,
直接影響了德國未來20年的歐洲霸權地位 .
創意人琳達 . 凱普爾在其著作善意的力量中 ,
提出了這些真實的數據 :
1 好人的愛情比較順遂
2 好人錢賺得比較多
3 好人活得比較健康
4 好人上法院的時間比較少
因此以善意行事 ,
不代表你得為別人犧牲自己(因而受騙上當)
事實上 ,
把行善的結果忘記是一個絕妙的人生策略 .
你伸出援手 . 你釋出善意 . . . .
那就已足夠cover整件事情的原委 ~
至於後續會發生什麼事已不再重要 ~
常常保持善心行事 ,
最終受益的其實並非他人 .
即使是最微小的善念 ,
也會蘊藏著巨大的潛能 ;
並且極有可能在未來某一日爆發 .
而且其力量將達數倍之強 ,
最終足以改變這個世界 . . . .
是的 ,
沒有目的的善行可以幫助我們更富有健康
更重要的是__它可以讓我們__更加快樂 ~
人生追求的不正是這個境界嗎 ~
感謝看文 , 下期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