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年歲的人應該都知道 ,
九十年代的靈異節目捧出了一堆台灣的都市怪談 .
所謂的都市傳說意指未經證實而由民眾口耳相傳的恐怖故事 . . . .
台灣近三十年來盛傳的民間怪談前十名為 :
第十名 : 成功嶺西側廁所
(半夜會出現阿飄遊移)
第九名 : 魔神仔
(山中的妖怪會將人迷騙入山多天才釋回)
第八名 : 林投姐
(台南冤死尋仇的女鬼)
第七名 : 送肉粽
(上吊自縊的亡魂)
第六名 : 殭屍
(八零年代的海邊傳說有殭屍自海中出沒)
第五名 : 幽靈船
(台中第一廣場上空停靠著一艘招魂船)
第四名 : 乖乖傳說
(資訊界盛傳電腦機房放了乖乖,故障率就會降低)
第三名 : 玉山黃衣小飛俠
(在玉山南峰穿著黃雨衣的男子會讓山客發生意外)
第二名 : 高雄人面魚
(在高雄岡山溪中有會說人話的魚)
第一名 : 紅衣小女孩
(出現在家人遊玩照片中的阿婆臉紅衣服女孩)
其中大多數都是由民間傳說混合了彼時流行的靈異節目強力放送後所產生的作品 . . . .
而總是在各大恐怖傳說排行榜佔據第一名的紅色小女孩 ,
就是這種民間與商業奇妙組合的一個好例子 ~
基本上這是由靈異節目導播 ,
根據觀眾投書而製作的一段內容 .
據說也請專業人士檢驗過真偽 ,
只不過無論從哪個角度查看 ;
這都是為了演出效果瞎掰的可疑故事 .
然而節目播出之後的效果居然十分良好 ,
隨後引起的觀眾反應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
於是更多媒體附著式的加入討論行列 . . . .
紅衣小女孩的傳說最終成了台灣都會怪談的No.1
尤其這兩年又有改編電影的加入助陣 ,
引起了更廣泛的討論與迴響 ~
如今電影續集也蓄勢待發 ,
可想而知的未來一段時間內;
這個題材還會繼續醞釀發酵 ~
整體而言 ,
紅衣小女孩的故事簡直如同病毒行銷般一發不可收拾
事實上企管學系的教授們也真該好好的研究一下 ,
這個幾近杜撰的照片與故事 ;
到底是如何成為家喻戶曉的台灣頭牌恐怖都會傳說
黑閃認為一個事件行銷的傳遞流行 ,
不管這個案子屬於非商業或是商業範疇 ;
其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 :
1 __ 在地化的素材
首先這個行銷故事的原型必須是當地(在地)發生的,
這樣在訴說的過程中 ;
才能產生親切感與認同感 . . . .
被傳播的消費大眾(對象)也才有可能感同身受 ,
並且願意心甘情願地做二次(甚至三次四次)傳播 .
否則流傳於台灣的東南亞恐怖傳說那麼多 ,
(如日本小學廁所的花子 , 泰國的鬼妻等 . . . . )
為何無法像紅衣小女孩般被廣泛討論 ;
原因不外乎是當地與外地的地域性差異之分 ~
2 __ 大眾媒體的推波助瀾
台灣許多學校都有所謂的校園鬼故事 ,
但要你說出幾個來聽聽時 ;
你肯定只能講出自己(或鄰近)學校的一兩個 .
這就是傳播地域障礙的限制 .
紅衣小女孩起初當然是拜高收視率電視節目的加持
所以才會在極短時間內觸動了台灣人的恐怖神經 .
但不要忘了九零年代後期 ,
也是網路通訊起飛的年代 ;
網友們的熱烈討論(並轉發)才是紅衣小女孩成為熱門話題的重要推手 ,
少了電視與網路 ;
紅衣小女孩應該只是台中的一則當地傳說罷了 . . . .
3 __ 素材本身的易燃性
九零年代後半是日本七夜怪談與咒怨等小成本恐怖電影大放異彩的年代 ,
其他諸如美國B級恐怖神作驚聲尖叫等作品也在相近時間發表 . . . .
日本恐怖電影大師清水崇就曾表示:
恐怖電影是很容易讓大眾產生高度心靈投射的片種 ,
可能是每個人心中都有未知的某種恐懼感存在吧 ?!?
此外只要劇本真的具有恐怖渲染力 ,
鬼片不大需要大卡司與動作特效就可以出奇制勝 . . .
紅衣小女孩就具備了上述的特色 :
恐怖離奇 , 未知的想像空間 , 與本土的深度關聯
就如同料理需要好食材 ,
影視傳播更需要精彩的原始材料 .
有了易燃性極高的優質素材 ,
不必費力它就能夠兇猛地自體燃燒起來 . . . .
黑閃總覺得有了紅衣小女孩這個示範教材 ,
台灣將會有更多類似的相關作品出現 .
( 近日的pc game 返校 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例子 )
以小搏大 .以少擊多正是如今我們文創業的唯一出路
期望下一個紅衣小女孩能在你我的工作室出現 . . . .
感謝看文 , 下期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