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在現代電商的精準廣告投放技術底下 ,
我們的一舉一動很難說都是自發性行為 .
不論是吃的 . 用的 . 穿的 . 住的 ,
甚至是內在情緒所投射出來的動作 ;
比如近期將至的七夕情人節 .
光是東方人得過兩次情人節這個問題就極不合理 ,
而不合理的原由並非我們思考邏輯扭曲錯誤 ;
而是遭到人為的設計誤導 .
當人們在上個世紀末發現眾多消費行為逐一被滿足後 ,
行銷大師們構建出創造需求這個偽命題 .
設法在已然五體滿足的現代國民身上 ,
挖掘出更多連當事人都沒發覺到的商業需求 .
已經吃飽喝足者 ,
告訴你健康養生的重要性 ;
以便傾銷給你眼花撩亂的種種健康食品 .
已經有車有房者 ,
告訴你第二(甚至第三)套地產的投資價值 ;
以便你盲目的跟進理財專家的瞎攪和建議 .
如果你是鐵桿阿宅或文藝美少女 ,
那就更阻擋不了鋪天蓋地的種種具有針對性的商品侵襲 . . . .
就算你是沒錢的窮光蛋 ,
電商也會想盡辦法介紹你去貸款公司借錢搾取手續費 .
這樣看起來 ,
情人節騙你一頓大餐或是禮物根本是小兒科 ,
背後錦裏藏針似的愛情產業內容體驗才是可怕的東西 .
韓國人堪稱是此類產業鏈的大師 ,
台灣人過兩個情人節根本不算回事 .
除了情人節必須慶祝 ,
(慶祝行為涵蓋了餐飲.旅遊.禮品等行業)
情侶們的週年紀念更是重點 .
彼此的生日要慶祝 ,
認識100日也要慶祝 ,
認識200日更要慶祝 ;
到了雙方交往滿周年更要大肆慶祝 .
如果不幸兩人結婚了 ,
那每年的結婚紀念日也是見證愛情滋長的重要日子 . . . .
所謂愛鳥及其屋 ,
愛人同志的重要家人(甚至朋友)生日也得併入計算 .
總之如此這般的整年計算下來 ,
愛情體驗產業的進帳是十分驚人的 .
經由網路促銷活動廣告的精準洗腦與投放 ,
即使你是與愛情無緣的阿宅(如我) ,
最後也會繳械投降 ;
渴望體驗戀愛的感覺因而投入這個巨大的夢幻事業體 .
即使阿宅們逃得過情人節 ,
也逃不過電商們各種節日慶祝的天羅地網 .
除了端午.中秋.舊曆年等東方節日 ,
感恩節火雞大餐.聖誕節狂歡派對.萬聖節變裝大會 ;
在在都提醒著我們付款消費 .
也許最明智的方式是放棄掙扎 ,
何妨隨波逐流的隨眾取寵 .
荷包滿滿者就多多消費一下 ,
阮囊羞澀者至少也混水摸魚一番 .
實在沒有朋友又口袋空空的人(如我) ,
在家自娛自唱也可窮開心地歡度琴人節 ~
感謝看文 , 下期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