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從2020年疫情開始 ,
歷經了搶口罩,搶酒精,搶快篩,搶疫苗等狀況 .
中間也穿插過搶各種物資的場景 ,
搶泡麵,搶衛生紙,搶雞蛋種種不理性行為 .
而在上個月搶蛋大戰又捲土重來 ,
成為全台動盪的國民行動 .
雞蛋漲價是全球同步的現象 ,
而非台灣特有的案例 .
美國的漲價幅度是台灣的一倍 ,
日本雞蛋批發價也較去年同期飆升1.86倍 ;
連鄰近的中國蛋價也屢創新高 .
背後的原因複雜 ,
大致為原物料上漲導致的飼料價格連動大漲 ;
因而使得雞蛋成本也高漲 .
另項更重要的原因是去年全球多國爆發禽流感 ,
迫使雞農大規模撲殺雞隻 ;
最終當然導致雞蛋數量短缺 .
氣候變遷也是雞蛋產出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
最適合蛋雞下蛋的溫度是13~24C ;
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導致產蛋率下降 .
去年底至今年初 ,
常常出現寒流或冷氣團導致的低氣溫 ;
這當然會影響雞群產蛋與育成率下降 .
最後一項雞蛋產量下滑的因素是 ,
蛋農在年終多半會重新調配生產量 ;
汰換老雞並進行換羽動作 .
而換羽周期長達60天以上 ,
2月份讓消費者深自有感的缺蛋經驗 ;
大多來自蛋農春節雞隻換羽而未復工的情形 .
根據農委會的資料 ,
台灣目前每日生產蛋量約是11.3萬箱 ;
若估算每箱200顆也有2260萬顆雞蛋供應 .
只要民眾不要搶購囤積 ,
蛋量絕對足夠供應全台 .
而農委會也在近日提出幾個消解蛋荒的方法 :
1 進口雞蛋以維持民眾需求
事實上 ,
農委會去年已自日本.美國.澳洲大量進口雞蛋 ;
數量達2527公噸創歷史新高 .
2延長玉米營業稅減免
因飼料支出占雞蛋生產成本七成 ,
為防止雞蛋業者生產壓力過於吃重 ;
政府已從去年初起百分百減免進口玉米營業稅 .
預計3月底到期後 ,
還會再延長進口玉米營業稅一季 .
3 提高種雞進口量
今年農委會原本計畫進口種雞26萬隻 ,
為確保未來整年蛋雞生產無虞 ,
提高種雞進口量至30萬隻 ;
以快速汰換生產率較低的老蛋雞 .
4 調度加工業者雞蛋
農委會目前已與蛋商協調 ,
將5%加工原料蛋優先供貨給傳統市場等通路 ;
並提高洗選蛋至超市通路的鋪貨量 .
讓大家在超市.賣場.傳統市場.雜糧行都能買到雞蛋 ~
說句良心話 ,
雞蛋實非生活必須糧食種類 ,
只要有其他蛋白質來源可替代 ;
一段時間沒吃到蛋也不是甚麼大不了之事 .
請大家不要被特定媒體或社群影響 ,
莫名其妙加入搶蛋囤蛋的蠢蛋行列 .
感謝看文 , 下期再會 ~